在港闸区唐闸镇街道怡园北村,传送着母亲沈美芳17年如一日精心伺候瘫痪儿子的动人故事。
家住港闸区唐闸镇街道怡园北村32-506的沈美芳,今年68岁,原纺织配件二厂退休职工。她和爱人生有两男一女。1997年,他们家尖沟头村4组征地拆迁,搬进了怡园北村。
1998年5月3日,这一天,她永远不会忘记。 “小儿子沈志荣28岁,还没有成家,在去宝钢厂上班的路上遭遇车祸,被送通大附院抢救,经过40多天的抢救,他才苏醒过来。此后,他又转到康复医院进行康复治疗100多天,先后共花去医药费20多万元。”
她不弃不离,千方百计挽救儿子。2012年,儿子发高热39度,又一次被送进六院治疗。
儿子两次住院,她总是陪伴在儿子身边,寸步不离,夜里用三张椅子拼着就是一张“床”。有一次,医院地面滑,她不小心摔了一跤,左脚踝骨骨裂。她只好忍着疼痛,一瘸一瘸地在病房里走动。
出院后,儿子可以坐坐椅子了,能说些简单的话。但是,2014年之后,儿子每况愈下,他只能躺在床上,也逐渐失去语言交流的功能。更给家人带来烦恼的是,他留下脑外伤后遗症,每逢春秋之际总要发癫痫症。发病时,眼睛反向,口吐白沫,手脚抽搐。此后,他要好几天才能恢复元气。
“儿子是娘身上的一块肉啊!不管怎么样,我只要每天能看到儿子就满足了。”
儿子每天卧床容易生褥疮,沈美芳从电视里了解到市场上有气垫床卖,她特地买了回来。她每隔两个小时给儿子翻翻身,儿子大小便在身,她总是不嫌臭,每天早晚都给儿子擦洗身子,家里没有什么气味。
为了让儿子每天有足够的营养补充,早晚,她用豆浆机把核桃粉、麦片等调好喂他;中午将青菜、肉圆、鱼、肉等先煮熟,再放进粉碎机里粉碎,放些蜂蜜加水,让儿子喝下去。如果儿子吃饭打嗝,沈美芳就把从电视《万家灯火》里学来的一招用上了,一边喂饭,一边捏“虎丫”,这样就不会打嗝的。
更为难能可贵的是,妈妈在儿子生病的17年间,从来没有离开过儿子,每天晚上都陪儿子睡。“儿子一有病,我的心就拎在手里。我常常摸摸他的鼻子、脚,热了就减少衣被,冷了就加上去。冬夏天,家里总要开空调,温度调到适宜程度。”
丈夫、大儿子、大儿媳、女儿、女婿及孙女也来帮帮忙,买菜、烧饭、做卫生,替小儿子擦洗身子、捶捶背。
为了让儿子,每天有个好心情,能够安然入睡,沈美芳特地买了念佛机,播放音乐给他听。
女儿夸奖妈妈说:“要是没有我妈及全家人这样精心照顾小哥哥,他早就走了。”